[高雄專區-第3-2篇] :
in 那瑪夏區-南沙魯里
八八風災經過了五年,許多建築物因風災後變成危樓後人去樓
希望高雄山地區三之一-"那瑪夏區"可以振作起來越來越好~~~
就像這棟寫著歡迎來到那瑪夏的旅人,再次到來!!!
首先想先來介紹"那瑪夏區"這山地區:
1957年鄉內的三個聚村分別為「民族」、「民權」、「民生」,因此稱"三民鄉"
近幾年來,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意識抬頭
因"三民鄉"名稱過於政治八股、與原鄉地名毫無關連
且高雄市亦有同名之"三民區"等徒增困擾
於2007年,該鄉鄉民代表會正式通過採用「那瑪夏鄉」為新鄉名
其名字Namasia是卡那卡那富族傳說中拯救全族而犧牲的少年名字
而也衍伸了使用Namasia來替楠梓仙溪取名紀念少年
轄下三村亦分別恢復舊名:
「民族 → 南沙魯」、「民權 → 瑪雅」、「民生 → 達卡努瓦」
後來縣市合併,進而改成"那瑪夏區"
(以上來自維基百科解說)
其中"那瑪夏區"位於高雄的東北角
緯度範圍已經到北台南、嘉義旁邊,距離高雄市區非常的遙遠
自從開始趴趴走後,就會特別關注各地的行政區
發現高雄"那瑪夏區"的行政區規畫很像一顆愛心~~~
可以來參考看看上下兩張圖(取自維基百科)
有人說澳洲-塔斯馬尼亞島是愛心形小島
那瑪夏的行政區範圍也可以稱為"愛心形"的(有點長短耳朵而已XD)
[只差前者是天然有形的小島,後者是人為規劃的行政區]
本文這次主要介紹旗山地區的"甲仙-那瑪夏段"
離位於南高雄的我真的是無敵爆遠的,一趟路程都要兩、三小時起跳
所以去的機會不太多...
趁著還沒工作之前閒閒的,就隻身出發到這遙遠的高雄山地區啦!!!
[當天騎車地圖路程]:
第3-1篇-甲仙篇:
http://blackvoice.pixnet.net/blog/post/437229700
大寮-> 台29線直奔旗山地區-> 杉林區公所
-> 甲仙三冠王芋冰城-> 繼續台29線前往那瑪夏地區
-> 小林紀念公園
第3-2篇-那瑪夏篇:
-> 台29線-臨11便道(還在修復中...超級多的橋)
-> 南沙魯里(前行政區所在地)-> 瑪雅里(民權國小)-> 達卡努瓦里(那瑪夏區公所)
-> 前往台20線到台南-玉井區-> 有間冰舖+阿國羊肉店
-> 楠西區-龜丹溫泉(殘念沒泡到QQ)
-> 沿著台3線轉台29線回高雄-大寮區的家~~~
4.台29線-臨11便道(還在修復中...超級多的橋):
緊接著,進入的則是「那瑪夏區」前哨站:台29線-臨11便道終點
當地因八八風災後重新興建許多的12座橋梁,河谷來來回回給一條暫時平安的臨時便道
當時去的時候,幾乎沒有溪底便道了
但可能還在尋找最好的永久道路,給予那瑪夏區民們一條安全的道路
12座橋的顏色,兩兩為單位分別以淺砂、孔雀藍、硃紅、彩綠、深灰及紫白6種色彩塗裝
大部分的顏色是當地"布農族"、"卡那卡那富族"及"拉阿魯哇族"三個族群傳統服飾的色系
為融入甲仙區及那瑪夏區在地特色及文化,從五里埔往那瑪夏
依序為小林橋、大武壠橋、貳號地橋、那斯拉拿橋、馬巴扎紐伊橋、鍚安山橋
阿力吾艾橋、嗡嗡橋、都朴魯安橋、安哈娜橋、哈麗奧爾橋、那都魯扎橋
(資料來自中央通訊社:融合多元族群 台21線五里埔至那瑪夏12座鋼橋各具特色
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151942.aspx#.VgqNmcuqqko)
那瑪夏區公所也提供每座橋名字的含意(下面會一一列出):
http://namasia.kcg.gov.tw/index.php?zone=page1_01_detail.php&no=222&class=2
首先遇到的第一座橋是"小林橋"
[含意]:紀念舊小林村部落
反觀小林村遺址
繼續沿著旗山溪走
途中發現隧道...看來是八八風災前的原台29線使用的隧道
名字是...小林隧道
雖然隧道是能夠迅速通過山脈的安全道路
但周遭的路不安全的話...其實也只能放棄了,有點可惜
來到第二座橋-大武壠橋
[含意]:紀念世居舊小林村部落大武壠族之族名
大武壠橋下來,發現舊有的道路
看來是從小林隧道延伸過來的
綿延不絕的山
第三座橋-貳號地橋
[含意]:記念舊小林村通往那瑪夏地名
橋上發現了舊道路的錫安山明隧道
以前小時候來"三民鄉"的時候,那時有印象在山路走超級久
沿著旗山溪經過很多隧道,那時候道路好像都是在同一邊的樣子
看來以前的路真的是非常安全,但環境和人們會隨時間改變的...
沿路一直看到被毀掉的舊路,難怪小時候完全沒有這麼多橋的印象
下方為錫安山明隧道的出口廢棄道路
第四座橋-那斯拉拿橋
[含意]:望著東北方 2 座聖山,並發願一定會再來之意
看到第一座孔雀綠橋
就是準備踏進那瑪夏區的邊邊,會看到這大大的牌子
那瑪夏區歡迎您!!!
而下山的路上就會看到另一個牌子
期待再臨那瑪夏!!!
真的是很窩心的告示牌
難怪會在行政區交界取"那斯拉拿"(歡迎再來)
第五座橋-馬巴札紐伊橋
[含意]:意即你好、平安
對來到那瑪夏的旅人打招呼也保佑行車平安
第六座橋-錫安山橋
[含意]:宗教聖地-鍚安山,意即全人類的祝福皆從鍚安聖山而來
到這邊附近就是有名的教會聖山-錫安山
旅遊資訊王介紹:
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1683.html
錫安山意指『賜平安的山』
是由一群虔誠的基督徒所創立的世外桃源,為新約教會的活動場所
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以教徒們自己的勞力,種植各種有機的蔬菜、茶葉,飼養家禽家畜
自給自足即他們所稱之無毒經營多項產品
騎到這邊才知道原來那瑪夏有個世外桃源的地方,真的是很佩服來開墾的先人們
有機會會來參觀看看這聖山的
騎到一半又看到舊有的路(中間正下方),真的是殘破不堪了QQ
第七座橋-阿力吾艾橋
[含意]:很多獵物棲息的凹地小獵埸
經過這座橋一直走就會遇到那瑪夏路邊的奇觀:世紀大峽谷的絕壁
發現路邊開始有極高的絕壁,人站在旁邊整個很渺小
八八風災之前
這邊好像有規畫停車場和健行步道下去走走,好好觀賞這世紀大峽谷的面貌
而風災後...甚麼東西都被洪水沖走了
雖然很可惜,但希望有安全的路可以走就好了!!!
第八座橋-嗡嗡橋
[含意]:有迴音又神秘的大峽谷
好可愛的名字
第九座橋-都朴魯安橋
[含意]:呼喊並等待家人返家之地點
希望趕快有一條安全的路~~~
不過後面的大峽谷絕壁還真壯觀
第十座橋-安哈娜橋
[含意]:一整片紅色葉子的森林
這意思還蠻特別的,是指這邊秋天會有楓紅嗎?!
第十一座橋-哈麗奧爾橋
[含意]:其為當地里民稱呼該橋的名稱,因該溪予旱季時常乾枯無水之意
抵達最後一座橋!!!
第十二座橋-那都魯札橋
[含意]:物產豐饒繁延族人之地,古時大聚落
從這邊已經開始步入那瑪夏區的部落聚集地
呼...便道區域終於結束了
原來有13公里長,其實沒有很長
但山路彎來彎去的原因,有股騎了1,2小時的感覺
台29線-臨11便道起點
距離那瑪夏最南端南沙魯的村落聚集區已經不遠,終於快到了!!!
5.南沙魯里(前行政區所在地):
騎進南沙魯里,第一眼就看到那瑪夏農會的建築物
上面的彩繪迎接到來的旅客
但風災後此處變成危樓
雖然人去樓空,但那瑪夏一點一滴地在重生
可以讓外來旅客,繼續看到這美麗堅強的山地區
家扶中心外觀彩繪著南沙魯道路的地圖,使用許多原住民的圖騰色彩
中途看到橋旁邊寫著那瑪夏鄉公所的立牌和族人雕像吸引到我
一走進去發現...當地的主要行政區風災後都變成危樓和危險地
現今,那瑪夏行政中心已搬至最深入的達卡努瓦里
這邊只看到人去樓空的畫面
位於新橋的旁邊
原那瑪夏鄉公所
往窗戶裡面看還有泥土沖刷的痕跡
看的出來當時風災發生了甚麼事@@
而這邊的空地放了籃球架來做簡易的籃球場,也算地盡其用吧
6.瑪雅里(民權國小):
離開南沙魯里後,前往那瑪夏第二座部落"瑪雅里"
而近期很夯的綠建築"民權國小"也在瑪雅里內
重建後的民權國小沿路都有路標很清楚
此岔路口往右邊彎進"瑪雅聯絡道路"上山爬坡~~~
但路有點小...一度會覺得走錯的感覺XD
爬到一半的時候頓時覺得...真的是往這邊嗎
路不大,外加一直往上爬
國小或衛生所不是要在平地方便的地方比較好嗎?
才知道原來這邊山坡邊有個當地的避難平台
是個評斷安全的高地區域(也不怕河水暴漲啦)
爬到一半,往山下俯瞰著瑪雅里和楠梓仙溪~~~
呼~終於騎到比較平緩的地方...一眼就看到民權國小的綠建築圖書館
把車停在校門口的停車處後,就開始參觀這重生後的校舍
八八風災重建紀念碑襄在國小門牌上
民權國小位於海拔800公尺的山上
啟用的新校舍可分成圖書館、教學大樓和教師宿舍
此處是教師宿舍區,看到好有特色的水塔
右方是宿舍區,還停著老師們的車子
左方是教學大樓
這麼有特色的國小~~~
會有人來參觀,還有當地人會來運動
所以當然有門禁管理囉,不過這管理辦法都褪色了
但還隱約看的到進出校園相關內容:
1.平日參觀,運動1900前
2.假日參觀,運動0800~1800
3.夜間燈光不足,進出請注意
4.只提供遊客參觀外圍而已,教室圖書館因學生安全問題不開放參觀
5.學校為公共場所,請愛惜公物
走進無障礙步道,準備感受這重生後的特色建築物
教學大樓是以太陽能板為屋頂,並繪畫原住民文化藝術牆
圖書館蓋在山坡上,可以遠眺對面山頭和大自然融合為一
教室到圖書館的長廊之間
圍繞在綠色植物叢的圖書館
不過畢竟圖書館是給當地小朋友使用的
所以非假日上課時間圖書館深鎖著沒開放,只能在外面繞一圈逛著
綠建築通常內部為自然採光,節省電燈能源
書籍量還蠻多的,還有小閱讀桌
繞著外圍,擺著桌椅真的很像在文青咖啡廳的FU
只不過圖書館的設計缺點應該是低角都剛好在走廊上
所以不注意真的很容易撞到頭
才放告示牌和墊著海綿
遠看教學大樓的正門
民權國小的操場視野超級好的!!!
當時的雲剛好遮住太陽,細細的光散射下來
重建後的民權國小綠建築,看到當地重生的活力
[Bonus]:
當時發現太陽剛好被這很像巨人的雲出來幫忙遮住,細細光線散射出來
感覺巨人幫忙抵擋著什麼保護我們...其實那是天空之城吧
去民權國小時,爬坡到一半看到那瑪夏國中的大大PU跑道吸引到我的目光
因為他的跑道紅紅的一圈非常顯眼,外加...
跑道也太大了吧!!!下方和教室的比例尺相比,一圈感覺超過400公尺
真的太屌了= =,跑完一圈應該會瘋掉
7.達卡努瓦里(那瑪夏區公所):
從瑪雅里繼續出發
最後,才終於抵達台29線起點-達卡努瓦,這寧靜的小村落
終於抵達今天來那瑪夏的主要目的:微笑小囧章!!!
因為那瑪夏的章點只有兩個:區公所和寧妮谷民宿
想說趁著非假日來,就到區公所朝聖一下啦~~~
原本的那瑪夏行政中心是在南沙魯里(請翻閱前面照片)
風災後,開始在達卡努瓦重建新的行政中心(2014年6月已開始啟用)
外牆有當地特色的圖騰和浮雕
行政中心後方準備蓋圖書館
一進來看到這兩隻小台灣黑熊木雕有點愣住XD
還很貼心一公一母配對蠻逗趣的~~~
希望可以更可愛一點,哈哈
後來就跟服務台妹妹說明來意後,就來享受這困難章點的GET!!!
那瑪夏 GET!!!
in 那瑪夏區公所
稍微在區公所內小逛休息一下,就準備前往最後的目的地:台29線起點
最後騎到那瑪夏公路的尾端台29線起點
原本這邊是台21的南端處...現今已解編號碼改成台29線
感覺是個一般小村落,普通的矮房和小路口
其實是位於非常深山僻靜的地方
省道台29線,敵將征討!!!全長112公里~~~
起點處
旁邊有磁磚拼貼的九族分布圖,各族範圍和特徵都描述很仔細
雖然現在已經超過九族了
但還是好用心的拼貼牆,作者超厲害!!!
在深山中的公路能看到最後小驚喜,算是此趟完美的Ending啦~~~
8.玉井-有間冰舖:
結束了那瑪夏之旅,該啟程下山啦
回到甲仙大概下午4點多,因為難得跑到這麼北邊
傍晚就計畫跑玉井、龜丹泡泡溫泉再回去啦~~~
準備前往台20線到台南-玉井和楠西區
有間冰舖位於玉井市區內
[地址]:台南市玉井區中正路152號
[時間]:0800~2100
當地的特色老店~~~
不過當時是非假日+冬天就比較少人就包場啦~~~
每個特色冰都看起來好好吃
芒果無雙這名字還真霸氣XD
但比較想吃芒果果肉就點了芒果雪花冰啦
許多芒果果肉、3個情人果裝飾顏色加一球芒果冰淇淋,底部鋪雪花冰
還考慮到擺盤顏色真用心~~~
而且還附贈我煉乳加到爽
同時這邊也是微笑商店就來蓋章囉~~~
玉井 GET!!!
in 有間冰舖
吃完冰之後,把冷冷的身體準備去泡熱熱的溫泉啦!!!
9.楠西區-龜丹溫泉(殘念沒泡到QQ)+玉井-阿國羊肉店:
滿足的吃完芒果冰
沿著台3線往楠西區前進,龜丹剛好在玉井的邊邊附近
照路標轉進巷子後直直騎就會到了~~~
途中還有逗趣的烏龜雕像象徵龜丹溫泉
抵達先前有去泡過的"龜丹休閒農場"
目的是想泡他新開闢的"裸湯區",結果...
他說因為我只有一個人,不方便讓我自己一個人泡怕會出事
這麼說也沒錯啦= =...只是覺得有點無奈又氣憤
(因為其實他可以定時來整理,順道看客人情況)
當時只有帶毛巾就是為了裸湯,我又不想另外買泳褲就罷了
也只能參考之前來過的遊記(好殘念阿Orz!!!)
如連結:[台南-玉井+楠西]103.02.08(下)-阿仁羊肉店+龜丹溫泉
晚餐也剛好吃阿仁羊肉店的羊肉燴飯,來發洩情緒
吃飽喝足後,就走台3線回旗山後
轉台29線回高雄-大寮區的家囉~~~
結束今天的高雄山區-那瑪夏支線之旅
[後記]:
雖然是一年前的遊記,但要親自踏過才真正見證到甲仙和那瑪夏的復活!!!
我近期才知道那瑪夏有特產不輸拉拉山的"水蜜桃"
還有"夜遊螢火蟲"的特色行程,有機會要再來一趟!!!
而今年夏天經歷了兩個強力颱風...
有看到新聞說楠梓仙溪有掏空一小段錫安山附近的路基
希望未來前往山區的路能夠平安就好~~~
*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團~~隨時追蹤尚黑的新文章喔~